五月节吃粽,是捷胜古老的民俗。

捷胜在古代是一个滨海古城,内迁人口众多,这些迁来的人群中有不少来自中原地区,他们带来了中原文化。五月节吃粽,有一段有趣的传说:战国时的齐、楚、燕、韩、赵、魏、秦七国中,秦国最强,总想吞并其他六国,称霸天下。屈原是楚国的大夫,著名爱国诗人,他很有才能。他主张改革楚国政治,联合各国,共同抵抗秦国。但是,屈原的主张遭到了坏人的反对。楚怀王听信了这些坏人的话,不但不采纳屈原的主张,还把他赶出了楚国的国都。屈原离开国都后,仍然关心祖国的命运。后来,他听到楚国被秦国打败的消息,非常悲痛,感到自己已经没有力量拯救祖国,就跳进汨罗江自杀了。这一天正是公元前278年农历的五月初五。为了不使江里的鱼虾损坏屈原大夫的躯体,人们自发地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。后来,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,每到五月初五日,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祭奠屈原,这种“竹粽”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。
据《初学记》中的记载:汉代建武年间,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个人,自称是三闾大夫(屈原的官职名),对他说:“你们祭祀的东西,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,以后可用艾叶或者用荷叶包住,将五色丝线捆好,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。”于是,人们按照三闾大夫(屈原)的话去做,世代相传,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五月节的食品。
粽子的用料各地不同,一般是用糯米、赤豆、鲜肉、火腿、蛋黄等等,形状有三角形、斧头形、牛角形等,五月节粽子以前是自家做,现在市场都有卖。
小小的五月节粽子,似乎成为地方怀念贤臣的传统象征,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。一直以来,捷胜人民都保留着这种民俗。
捷胜论坛 网友:黄必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