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年正月听曲看仙景,是捷胜的古老民俗之一。

在古代,捷胜是一个滨海古城,经济贸易繁荣,手工业、农业发达,在当时有“金捷胜”的美称。捷胜在明末清初时就很重视教育,大族世家大都设有私塾,聘请一些落第的秀才来当教师,在清朝中期,捷胜出了一大批文人,名闻海陆丰一带。由于当时捷胜的经济发达,文化氛围好,一些有钱人家,新年正月经常请曲班到家里、到神宫、到祖祠(公厅)唱曲,也请舞龙队、舞狮队去那里表演,以增添春节的喜庆气氛。后来,有人策划、组织,在每年的正月二十日扮景游行,把春节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。
“正月听曲”一般都是喜庆的曲目,例如:《八仙贺寿》、《仙姬送子》、《萧光祖拜寿》等。历史上许多文人雅士喜欢听曲,听曲的习俗起源于宋代,到明清时得到很大的发展,捷胜文化古城受中原文化的影响,听曲的习俗得到沿袭和发展。
“正月看仙景”主要是看舞龙、舞狮、花灯、扮景游行。舞龙、舞狮都是我国的传统舞蹈形式,也是流行很广的民间体育活动。“龙”是一种吉祥的神话动物,是汉民族的图腾,人们用舞龙祈祷神龙的保佑,以求得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。舞龙起源于汉代,舞龙起初是作为祭祀祖先、祈求甘雨的一种仪式,后来逐渐成为一种文娱活动。
“狮”是百兽之王,形象雄伟俊武,是勇敢和力量的象征。舞狮起源于三国时期,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。舞龙、舞狮队员在表演之余,还要表演功夫,其目的在于驱邪祈安,并有贺年的喜庆意义。舞龙、舞狮时锣鼓喧天,炮声不绝,更为春节带来了热闹的气氛。
捷胜在古代时的灯饰是很有名的,曾有“公平景,捷胜灯”之说,不过,现在这种民间艺术可能失传了。二十多年前搞过的扮景游行,效果不错,不知是什么原因,可能是因为经济的问题吧,捷胜近年来没有什么发展,从此以后就再没有搞扮景游行的节目了,人民群众对“看仙景”有很大的期盼。
捷胜论坛 网友:黄必增